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國內「無糖月餅」一樣影響糖尿患者

新聞內容:
安徽合肥市蜀山區患有糖尿病    林婆婆日前在家中暈倒,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醫師章秋表示林婆婆因過量食用無糖月餅,導致酮症酸中毒才昏迷。業內人士提醒市民「無糖月餅」只是無蔗糖,多吃會影響健康。
「無糖月餅」深受市民歡迎
部分群眾因患糖尿病,中秋佳節只能選擇無糖月餅,由於無糖月餅宣稱低熱量且不易肥胖,僅用木糖醇和麥芽糖醇代替蔗糖,因此也吸引崇尚健康人士。
澱粉質會轉化為葡萄糖
章秋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無糖月餅時,須減少主食和油脂攝取並注意血糖狀況。市面上售賣的無糖月餅只是無蔗糖,但患者吸收的原材料中澱粉質會轉化為葡萄糖,引致血糖升高,畢竟月餅屬於高油、高糖、高熱量的「三高食品」,過量食用會引發糖尿病並發症。
業內人士透露以我國目前工藝水準,無糖月餅也難以達致每100固體或100毫升液體含糖量不得高於0.5的國家無糖食品標準,而且國內暫時沒有無糖月餅的國家指定標準。
個人感想:


在現今社會中,愈來愈多人開始注重健康。所以各生產商都會藉著這個勢,去使自己的產品更加暢銷。許多城市人在購買食物的時候都會自然地轉一轉包裝盒,看看包裝盒背後的營養標籤,留意食品中有什麼營養價值。但是,包裝盒上所顯示的資料,又是否千真萬確呢?就好像以上的新聞一樣,市面上有很多種食品都標上了無糖、低糖等的字句,吸引許多長期病患者和注重健康的市民去購買。但吃了後才發現原來包裝盒上所顯示的只不過是假象,那些無糖、低糖的字句轉眼間就變成了多糖、糖份超標……我認為這些生產商是在欺騙消費者,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無形的傷害。我覺得政府應該立法管制生產商自己編制的營養標籤,不應再讓他們繼續製造假象欺騙消費者。

1 則留言:

  1. 包裝盒上的假象在香港也很普遍,如一些食品標示着無糖、低脂,但其實只是計算每兩片或每十克的成份,因低於某個百分比而能夠標示無糖或低脂。
    (這是溫詠昭還是羅倩思的文章???)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