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美國 太空總署(NASA)天體生物學博士胡佛在3月號的《宇宙學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聲稱已發現外太空生命的證據,並指出外星生命形態,跟地球生命相似之處,可能較我們想像的多。
胡佛表示,他在無菌環境下砸開隕石,然後運用一些基本科學工具,諸如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對新的斷口作檢查,結果在隕石內,發現數種類似地球藍菌(Cyanobacteria,又稱藍藻,可在極惡劣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化石。他強調,這些隕石不可能是在來到地球後才「感染」了這些細菌,意味它們是隨隕石降落在地球上(見另稿)。他還稱這些微生物的化石,和地球上發現的並沒有大分別,此發現和「地球上生命源自其他行星 」的理論一致。
《宇宙學期刊》主編爾德(Rudy Schild)已邀請5000多名科學家,一起審視胡佛的理論和研究,並公開他們的分析。他說﹕「在科學史上,從沒有任何研究文獻要經歷如此徹底的審視。」
感想:對於這篇報導,我作為科學酷愛者,當然十分歡喜和雀躍。宇宙浩瀚,連數字也不能詳盡描述有多大的宇宙,是一直科學家要去研究的。我看這個報導前,都甚有留意關於不明飛行物體與外星人的關係,我更深信,宇宙浩瀚,一定會有與人類有分別的生物,即外生物。但我看完這篇報導後,我才明白到原來證據和數據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證據在平時司空見慣的討論,到對科學有重大的研究或理論都十分重要。一個人沒有證據去支持自己的說話,那麼與我們平時的口語「老吹」有何分別,與老人在天橋底下說故事有何分別?他們以非常審慎的態度去再去證明新的理論,發現對科學有重大意義的結果,這種過程得來不易,值得我們學習。不過,現時科學家只對宇宙的認識十分薄弱,宇宙浩瀚,科學家對宇宙的路程還有一大大段的距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